装配式建筑,简称PC,是指将在加工厂生产好的预制构件直接运输到现场直接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PC构件在加工厂进行生产制作,相比于施工现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小,并且采用机械化的手段,也可以减少相当数量的一线施工人员,节约劳动力提高建筑的速度和质量。
1. 装配式建筑常用预制构件类型
装配式建筑主要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楼梯、预制外墙、预制阳台、空调板、预制叠合板底板、预制混凝土内墙。结构外墙及剪力墙采用预制夹心外叶预制墙板,内墙部分采用轻质隔板。
2. 新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通过标准化设计,“少规格、多组合”,从而达到减少预制构件种类,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建造成本的目标;装配式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进行创新模式,提前做好土建与装修的一体化设计模块,在一线现场实现无外脚手架和外模板、无抹灰和现场砌筑的环保绿色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缩短工期。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
BIM技术正在逐渐改变建筑设计的思维和习惯,基于BIM平台,我们可以完成各预制构建深化图的错漏碰撞检查,验证节点连接的可行性;通过模拟施工和算量,对整个方案可行性及经济性作出准确判断。BIM的可视化,把工厂中预制的装配式构件提前在电脑中演练,把相关设计难点、施工难点提前预判,极大提高生产和沟通效率。
4. 现阶段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出现的一些问题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项目运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软件间的数据格式差异,在数据传送中因为信息数据的丢失导致的返工率上升。
二是设计人员还需要摆脱传统刻板的设计思维,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如何实际有效的应用掌握度还不够。
三是目前设计人员对于BIM软件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建模阶段,对于具体在装配式项目中如何高效的运用还有很多的不足。
5.前景展望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加快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内开展了相关的课程,并且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加强市场导向,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另外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提倡发展现代钢结构和木结构体系建筑,坚持在建造方式上有所创新,坚持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未来新建建筑中所占据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