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承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
自承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是将桁架钢筋与底模薄钢板焊接,组成一个自承式模板系统。该板型受力模式合理,可调整桁架高度和钢筋直径使其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楼板,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减少,可进一步缩短工期。桁架受力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楼承板刚度,可大大减少施工用临时支撑。缺点是:施工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使用阶段底模钢板不拆除,浪费钢材,成本较高。
(2)冷轧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
冷轧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是用冷轧钢筋制作成钢筋桁架,将钢筋桁架下半部分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制作成混凝土预制薄板,使用时浇筑后浇层混凝土,最终形成混凝土叠合楼板。这种板型较自承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不仅节约钢板,且施工时无需支模,不需考虑钢板防腐问题,另外,钢筋总体排列均匀,上下层钢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可靠保证,结构抗震性能好。不足之处有:在实际应用中,该板型最大跨度一般只能做到3.9m左右,而民用住宅中客厅所用跨度越来越大,这种板型有时不能够满足建筑需求;随着楼板跨度的增大,这种板型的用钢量会大大增加,整体造价随之提高。
(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板型,这种板型底板不平整需要吊顶,且吊顶困难,降低了楼层净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又发展了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这两种板型施工简单,可多层同时作业,施工周期短,且刚度大、整体性好。缺点为: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由于钢板带肋,管线铺设困难;压型钢板若不拆除,不但需防火处理,且浪费钢材。
(4)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
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相对于预制底板为矩形平板的叠合楼板减轻了自重,且叠合面的抗剪能力增强,整体性更佳。在预制混凝土板内部除采用预应力钢筋外还可以采用高强钢绞线,对刚度、抗裂性及弹性恢复能力都有提高。此种板型缺点在于:预制板与钢梁的连接相对复杂,拼接板缝易开裂,制作时需要施加预应力,难度较大,且板易开裂,影响其受力和正常使用。这种板型不易双向配筋,一般以单向板为主,使其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
(5)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是从带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板型。它在预制混凝土肋内预留孔洞,以便于垂直预制板长度方向穿入钢筋,形成双向板。在预制板连接处用折线钢筋进行拼缝处理,再浇筑混凝土后浇层形成叠合板。预制底板可设计为矩形肋和T形肋。这种板型整体性和抗震能力较好,预制部分较薄、自重较轻,便于吊装。不足之处在于:预制底板过薄,同时板中又采用预应力钢筋,致使板底极易开裂,且不宜进行远距离运输;在混凝土肋上开洞比较困难,且洞口内部及T形截面翼缘下部不宜浇筑后浇层混凝土,使得混凝土之间留有部分空隙,在板内形成一定的初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