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绘制的建筑模型能够保证每个项目的信息、数据能够实现完美共享、无损传输,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决策以及活动提供了信息保障,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建筑行业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方向的参考。
(1)操作的可视性
可视性是BIM技术与传统绘图方式最直观的区别,也是BIM技术一个重要属性。对于一些大体量或者空间复杂的建筑,如果只靠传统单调的二维图纸,很容易表达不清或者理解错误,整个设计过程工序复杂、耗时耗力。而BIM技术的出现是设计方工作方式的一种重大转折,其相关软件的工作环境均为可视的,并且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维护阶段都有所体现。BIM技术对于建筑构件的互动和反馈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设计师在绘制模型时,从构造节点,到构件,再到透视图都可以直观地表现在软件的工作界面。
(2)信息的协同性
在建筑行业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展速度。在BIM相关绘图软件中,为各个构件都赋予了一定的信息和数据,管理并运用这些信息,是BIM模型绘图软件与传统绘图软件最大的区别。在这些具有信息的模型绘制过程中,对任何构件进行修改时,在其对应的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都会有所反映。这种信息关联的实时性可以完全避免传统二维绘图软件常出现的各视图中同一构件不一致的现象。
(3)信息的互用性
BIM技术所涉及的软件分为四大体系,如表5.1,所提供的信息化的另一方面为信息的可传递与可交换。具体讲,BIM建筑模型中的每一条信息和数据,只要被输入,就可以在BIM技术相关软件间进行共享、交流,包括施工模拟、部件碰撞检测、能耗计算等设计师都可以利用一个BIM建筑模型在不同的软件中进行工作。
(4)设计的模拟性
BIM技术的模拟性可以对设计结果有关的任何方面实施,包括建筑节能模拟、建筑日照模拟、建筑疏散模拟、建筑热传导模拟等,这些内容在传统软件中是无法实现的;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还可以进行项目不同阶段具体的施工展示,实现5D施工模拟。
(5)项目的优化性
利用BIM技术可以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实行优化,使建筑整个建造过程更加简便、合理、完善
。建筑设计成果越复杂,对于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也越高,这就需要更加科学的技术和工具来支持,BIM技术为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工具进行优化,包括项目方案优化、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两方面。其中,项目方案优化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列入投资回报,便于业主对所有方案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是针对建筑幕墙、裙房、屋顶等部位,由于施工难度比建筑主体更大,会出现更多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实现适当的改造。
(6)高度的集成化
BIM技术将建筑项目每个阶段的信息收录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中,包括构件的性能、尺寸、密度、导热性能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如图5.2)。就信息数据而言,传统建筑作业模式下并不完整,也没有结构化,而经过BIM技术组织的数据结构性强,完整性好。这对于项目的每个参与方来说,信息更加公开、更加集中,团对之间的合作也更加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