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转角板折断
在预制构件安装施工过程中,转角板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构件之一,其在实际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中常会发生折断现象。发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装配时需要对连接部分进行浇筑,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而现浇模板无法与预制构件较好的贴合,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密实或者出现胀模等现象
1.2 叠合板断裂
叠合板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常会发生龟裂现象,或者出现断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叠合板跨度相对较大,在对其进行吊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跨中较大的挠度而出现裂纹。对于一些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整个板面出现裂缝,造成叠合板发生破坏。此外,在叠合板的养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养护不当,而导致叠合板的板面出现粘模现象。
1.3 带窗外墙板根部断裂
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可知,带窗的预制叠合外墙板的窗洞根部属于受力相对较为薄弱的区域。其在构件预制厂进行预制施工过程中,未对该部位采取加固保护措施。则会在脱模吊装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同时,一些预制厂为了加快预制生产的进度,未按照要求进行养护,从而导致其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吊装过程中同样会发生窗洞根部断裂现象。
在预制构件的管线埋设过程中,常会出现管线位置发生偏差、堵塞或者脱落等现象,同时也可能出现现场埋设管线是遭遇障碍物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预制构件浇筑施工时,对于预埋的管线,其端部未进行有效地封堵而导致浇筑施工时,一些杂物进入管线,从而导致预埋管线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对于预埋管线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之前,未对管线进行有效地固定,而在浇筑混凝土后的振捣施工时,振捣棒触碰到管线,从而导致管线位置发生错位,使得后期管线对接时较为困难,增加现场施工的难度。
3.1 套筒灌浆饱满度不足
在对预制构件连接施工中,需要对纵向套筒进行灌浆施工,但是对于灌浆的饱满程度无法通过有效地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在现场实际灌浆施工过程中,对于灌浆饱满度的确认,主要是查看灌浆料是否从灌浆套筒的上部溢出,但是对于灌浆管道内部饱满无法判断,因此较难把控灌浆套管内部灌浆料是否饱满。此外,对于一些预制构件,由于对连接套管保护不当,从而让导致灌浆孔发生堵塞,从而给灌浆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3.2 钢筋套筒连接偏位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于构件连接套筒常会发现钢筋与预制套筒位置存在较大程度的错位,如图1所示,目前出现错位主要分为部分错位和完全错位。对于部分套筒发生错位,可以用过反复的尝试可以实现钢筋穿进套筒。但是对于完全错位现象,则无法通过多次尝试实现钢筋与套筒的连接,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重新加工。而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由于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套筒的定位发生错位,或者施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而在实际预制构件钢筋与套筒连接中,对于无法连接的问题,一些施工人员会将无法穿进去的钢筋切断或者在套管侧重新进行钻孔。但是上述两种解决方法,其均是改变了原设计方案,与实际的设计不符,无法确保预制构件间的有效地连接,且该部位成为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
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工作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预制构件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现象,从而对装配式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可知,在预制厂的施工人员对质量意识较为淡薄,对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责任意识较薄弱,对于企业内部制定的构件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加之现场管理人员对预制构件的检查不负责,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预制构件出现破损。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安装中,原材料的性能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对于预制构件的质量把控要求较低,不满足标准要求的预制构件进入安装场地,并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安装中,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
现阶段,工程监管过程不断完善的同时,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应不断提高,熟悉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懂得合同及信息管理等的复合型人。而目前我国的监理单位并不完全具备这样的人员,监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达不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监理人员多由原本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组成,缺少相关经验,对监理工作较为陌生;管理出身的人员虽然对工程建设程序非常熟悉,组织协调能力也比较强,但缺乏对具体环节的处理能力;安装出身的人员虽然有较为丰富的安装经验,但对于图纸的了解较少,常常无法看透图纸内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较明显。例如,在实际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理解不透彻,对于安装方式、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从而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质量不达标,工程安装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甚至一些安装现场,由于管理人员的懒散工作态度,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质量存在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