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装配式建筑的贴点,装配率和预制率的概念

时间:2019-08-14       作者:玛纳      点击次数

装配式建筑

双皮墙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指出,装配式建筑的概念是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2018 年 2 月 1 日生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又将其概念简化为: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指的是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这种装配式建筑称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根据可依连接方式的差异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可分成两种,分别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和全装配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和水泥基灌浆料混合,三者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为装配整体式结构。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等技术进行连接时,可足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结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等同,其整体性、抗震性能与一般的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方式相比,有众多不可忽视的优点:

1. 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均出自预制工厂,具有严格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标准,其产品质量如垂直度、平整度等较现浇式更好;

2. 工厂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天气、自然光线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生产效率稳定,设备也具备更好的保养条件,因此其产品质量更加有保障;并且工人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现场安装过程中,免去了传统浇筑工程中的现浇、养护、抹灰与砌筑等繁琐的工序,模板的使用量也可以大大缩减,从而节省了较多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缩短了工期,大大改善了施工人员的的工作环境,也规避了现浇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安全隐患;

3. 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都在工厂内生产,可以避免施工现场现浇过程中物料的严重损耗,也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

4. 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一个个预制构件组装而成的,相较于传统的现浇结构模式,其完整性相对现浇结构较差,在房屋高度以及层级方面都有受到一定的制约。针对单个工程项目而言,生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以及安装成本较高,这是影响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接受并大规模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装配率和预制率的概念

装配率和预制率的计算公式

2016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5)对预制率进行了定义:预制率是指,在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中,其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预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部分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2018 年 2 月 1 日生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又给出了最新的官方定义:装配率(prefabrication ratio)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新闻

    news

中心